联系我们

  • 展厅地址: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永和路与云飞路交口天源迪科8栋7楼
  • 邮编:230000
  • 电话:18955169890
  • 邮箱:1600744031@qq.com
米乐直播

江苏南京:居民商户当“甲方” “更”出美好新生活

来源:米乐直播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7 01:02:01

  变“要我改”为“我要改”,南京市积极探索小区街巷自主更新——居民商户当“甲方” “更”出美好新生活

  城市更新,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。近年来,南京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老旧小区、老街旧巷通过更新“改头换面”,不仅美了环境,更优化设施、完善功能。记者连日采访发现,在南京市,除却自上而下的更新改造,更有一批小区、街巷,率先探索以居民、商户自我驱动改造为主的自主更新,变“要我改”为“我要改”,以多元化更新模式,助力城市生活更加宜居。

  3月9日下午,记者来到玄武区红山街道月苑四村小区。行走在这一房龄超20年的老旧小区内,处处可见“新变化”——小区游园内建起凉亭,老人带着孙子在亭下休憩玩耍;地下停车场地面不再坑洼,新刷上的环氧地坪漆颜色亮丽;原本无序停放的电瓶车也有了“新家”,崭新车棚不仅能充电,还增设了烟感、喷淋等系统。

  这些新变化,均来源于小区自主更新实践。作为红山新城年代最久远的居民区之一,月苑四村始建于1998年,共有居民580余户。小区上次改造是12年前,如今面临着绿化环境衰败、停车场设施陈旧、电瓶车充电位不足等问题。

  自2023年起,月苑四村根据居民需求,陆续对小区公共区域做改造,于去年底完成改造任务。“通过大家的努力,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好了!”居民韩翔在月苑四村居住了近10年,对小区的变化直呼“满意”。

  无独有偶,建设于2008年的建邺区兴元嘉园,也在自主更新中旧貌换新颜。“过去,小区没有一处门禁,大部分单元连门都没有,西门口烂泥水塘还时常污水倒灌,臭气熏天。”提及小区旧貌,居民黄明芳直言不忍细说。

  经过3年努力,小区总共修复了26个单元楼下沉、182户外墙渗水、15幢楼楼顶防水、40部电梯井防水、2幢楼外墙脱落,恢复了监控、单元门禁,西门口水塘也改造成“同心圆广场”。如今的兴元嘉园小区,绿树成荫、四季有花,小区氛围、邻里关系和谐温情。

  自主更新,“钱从何来”是关键。记者走访调查了解到,在南京市自主更新案例中,小区公共收益及居民自筹费用成为大多小区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。

  月苑四村早在2020年就成立了业委会。此次自主更新中,街道、社区、业委会和居民骨干前期深入调研,通过多次业主大会的协商交流,最终由居民投票表决,达成了“盘活闲地、增加车位、提升绿化、利益共享”共识,明确了分步骤改造项目,将公共资金花在“刀刃上”。

  在兴元嘉园小区,拟更新项目点多面广,工程建设价格要300多万元,而小区一年公共收益才30多万元。绝大多数车主从2017年起,就在车位包月中每月多交20元,7年下来累计一两百万元,成为自主更新主要资金来源。

  “我们到处‘化缘’、多方筹措、能省则省。”业委会主任李洁静说,解约原来物业公司,通过诉讼追讨回21万元公共收益,申请房屋维修基金,修广场的85万元工程款,逐年分期付款。通过分批次开展改造,兴元嘉园门头陈旧、绿化斑秃、污水倒灌、车辆违停等诸多问题逐一改善。

  近年来,建邺区慢慢的变多的小区走上了众筹式的自主更新之路。观澜苑小区通过自主更新先后完成了消防设施、楼顶防水、机动车库等近20个项目的改造;金基唐城小区先后完成了小区花坛、水池的升级改造,目前正在慢慢地实施小区部分路面更新;紫鑫中华广场小区2幢单元门厅的外墙粉刷和地面改造出新将启动。

  “过‘紧日子’也要过‘好日子’,现在单靠政府投入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不足以满足居民改造需求。居民是小区更新的直接受益者,通过协商议事、共商共享调动广大居民参与自主改造的积极性,加快自主更新实施进度,既有利于消除城市老旧建筑的安全风险隐患,提高群众宜居水平和幸福感,又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,有望拉动建筑业等行业新一轮的投资和消费。”建邺区房产局物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自主更新“蔚然成风”,从老旧小区也“刮”到了老街旧巷。在新街口西南象限,石鼓路、王府大街、南台巷、丰富路等多个巷道,共同构成了极具生机的泛南台巷区域,因“Citywalk”而关注度提升,也激发了商户更新积极性。

  不久前,在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的一次“两问”议事会上,南台巷的商户们踊跃发言,对南台巷的更新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想法。“我们出资约1500万元对店铺进行更新,打造南台里,并对南台巷公共区域进行统一打造。”柯娜宠物负责人刘媛介绍,作为在街巷立足12年的老店,得知街巷更新计划后,第一时间就主动参与进来。

  “南台巷的86个商户全部同意更新。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来。”朝天宫商户自治协会秘书长崔洁提起这事,不无自豪,她介绍,商户将根据街巷更新的进展,分摊设计费、活动组织费等各类费用。协会也将带领商户代表就成立“南台巷商户议事会”、设立“社区基金”,探索“以商养街”的自主更新模式。

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街巷、小区尤其是高层小区“年龄”增加,面临着更大的维护、改造压力。这一背景下,自主更新是对政府主导下城市更新的有效补充。

  自主更新模式如何推广?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、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、江苏省社区发展研究会理事钱志远表示,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鼓励自主更新,同时在资金筹措上,能够最终靠融资、贷款等社会金融方式拓宽来源渠道。

  “自主更新更考验的是社区管理模式与治理机制。”钱志远表示,纵观小区街巷自主更新的成功实践,背后不能离开社会治理模式的推动,需要灵活回应社区的复杂性。居民、商户作为更新的主体,要提升主体意识,通过多层次协商机制凝聚共识、形成合力,在改造中也需要加强对资金使用、项目建设的监管,从而让自主更新真正“更”出美好生活。